儿童长期低热37.2℃可能由隐性感染、免疫调节异常、慢性炎症反应、内分泌代谢紊乱等原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1、隐性感染隐匿性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导致持续性低热,家长需观察孩子有无夜间盗汗或食欲变化,可遵医嘱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必要时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药物。
2、免疫调节异常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出现体温调节障碍,家长需保证孩子充足睡眠并补充维生素D,若伴随反复口腔溃疡需排查自身免疫性疾病,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脾氨肽冻干粉等免疫调节剂。
3、慢性炎症反应可能与慢性扁桃体炎、鼻窦炎等病灶有关,通常表现为间歇性咽红或轻微咳嗽,家长应每日监测体温变化,医生可能开具鼻渊通窍颗粒、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药物控制炎症。
4、内分泌代谢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疾病可导致低热,需通过甲状腺功能五项、皮质醇检测确诊,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氢化可的松片等药物替代治疗。
建议家长每日固定时间测量腋温并记录,保持室内通风,提供易消化的清淡饮食,若低热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精神萎靡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