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粘连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异常等症状,可通过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缓解。肠粘连通常由腹部手术、炎症感染、腹部外伤等因素引起,治疗方法主要有禁食胃肠减压、药物治疗、腹腔镜松解术、开腹粘连松解术、术后康复护理等。
1、禁食胃肠减压肠粘连急性发作期需禁食并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减少肠内容物积聚。胃肠减压可缓解肠管扩张,降低肠壁张力,减轻腹痛腹胀症状。治疗期间需静脉补充营养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待肠蠕动恢复后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
2、药物治疗肠粘连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缓解肠痉挛,乳果糖口服溶液改善便秘症状。药物治疗需配合胃肠减压,若48小时内症状未缓解需考虑手术干预。
3、腹腔镜松解术腹腔镜手术适用于局限性肠粘连,通过腹壁小切口置入器械分离粘连带。该术式创伤小、恢复快,术后1-2天可恢复饮食。但严重广泛性粘连或合并肠坏死时需中转开腹手术。
4、开腹粘连松解术开腹手术可处理复杂广泛性肠粘连,直视下分离粘连带并修复受损肠管。术中需仔细止血避免术后再粘连,必要时放置防粘连材料。术后需密切观察有无肠瘘、出血等并发症。
5、术后康复护理术后早期需床上活动预防静脉血栓,肠功能恢复后逐步增加活动量。饮食应从流质过渡至低渣半流质,避免进食粗纤维食物。术后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定期复查评估肠道功能恢复情况。
肠粘连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术后康复期可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顺时针方向轻柔按压脐周5-10分钟。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软烂面条等,适量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若出现持续腹痛、呕吐或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