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痛可能由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部外伤、神经性耳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治疗、镇痛药物、病因治疗等方式缓解。
1、外耳道炎挖耳或游泳进水可能导致外耳道皮肤损伤感染,表现为耳道红肿灼热感。建议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配合头孢克洛分散片抗感染,疼痛剧烈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
2、中耳炎感冒后细菌经咽鼓管侵入中耳腔引发炎症,特征为耳闷胀感伴听力下降。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配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渗出严重时需鼓膜穿刺引流。
3、耳部外伤外力撞击或异物刺伤会导致耳廓血肿或鼓膜穿孔,出现锐痛伴耳鸣。需清除异物后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创面愈合,鼓膜穿孔较大者需手术修补。
4、神经性耳痛三叉神经或舌咽神经受刺激引发放射性疼痛,呈阵发性电击样痛。可服用卡马西平片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必要时行神经阻滞治疗。
避免用力掏耳或耳道进水,出现持续疼痛、流脓或听力减退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明确病因后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