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蚊子叮咬后出现水泡可通过冷敷处理、外用药物、口服抗组胺药、预防感染等方式缓解。蚊虫叮咬引发水泡通常与过敏反应、搔抓刺激、继发感染、个体敏感性等因素有关。
1、冷敷处理用毛巾包裹冰块冷敷患处10分钟,每日重复多次,有助于缓解瘙痒和肿胀。避免直接冰敷导致皮肤冻伤。
2、外用药物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氢化可的松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炉甘石洗剂可收敛止痒,激素药膏减轻炎症,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
3、口服抗组胺药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苯海拉明片等抗组胺药物可系统性缓解过敏症状。用药后可能出现嗜睡等副作用,需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
4、预防感染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抓破水泡。如水泡破溃可涂抹碘伏消毒,覆盖无菌敷料。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时需就医。
被蚊虫叮咬后应避免搔抓,穿着长袖衣物减少暴露,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蚊产品可降低叮咬概率。如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