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囊肿可通过定期观察、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穿刺抽吸、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宫颈囊肿通常由宫颈腺体堵塞、慢性宫颈炎、激素水平异常、分娩损伤、宫颈手术创伤等原因引起。
1、定期观察体积较小且无不适症状的宫颈囊肿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建议每6-12个月进行妇科检查及超声监测。生理性囊肿可能随激素变化自行消退,观察期间需注意有无异常阴道分泌物或接触性出血。日常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冲洗阴道,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2、药物治疗合并感染的囊肿可遵医嘱使用抗炎药物,如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阴道泡腾片、保妇康栓等。药物治疗适用于由慢性宫颈炎引发的囊肿,可能伴随白带增多或腰骶部酸痛。使用栓剂前需清洁外阴,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若用药后出现灼热感需及时停用。
3、物理治疗激光或冷冻等物理疗法适用于多发小囊肿,通过高温或低温使囊壁组织凝固坏死。治疗后可能出现淡黄色水样分泌物,需使用医用护垫并勤换内裤。术后2个月内禁止盆浴及游泳,创面愈合期间可能出现轻微下腹坠胀感。
4、穿刺抽吸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适用于直径超过3厘米的单纯性囊肿,抽出囊液后囊腔可能复发。操作后需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阿奇霉素肠溶胶囊。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穿刺部位可能出现少量血性分泌物属正常现象。
5、手术切除宫颈锥切术或宫腔镜电切术适用于反复发作或疑似恶变的囊肿,术后标本需送病理检查。手术可能影响宫颈机能,未生育女性需谨慎选择。术后2个月需复查宫颈创面愈合情况,恢复期间可能出现淡血性排液。
建议患者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月经期卫生巾每2-3小时更换一次。避免长期使用护垫导致会阴潮湿,同房前后注意清洁。每年进行宫颈TCT和HPV联合筛查,3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3年复查一次。出现异常出血或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就诊,日常可适当练习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