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一般是指急性结膜炎,可通过局部用药、全身用药、冷敷、隔离防护、调整生活习惯等方式治疗。红眼病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用眼过度等原因引起。
1、局部用药细菌性结膜炎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类眼药水,病毒性结膜炎可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等抗病毒药物,过敏性结膜炎可配合使用色甘酸钠滴眼液等抗过敏药物。用药前需清洁双手,避免瓶口接触眼部。
2、全身用药严重感染或伴随全身症状时,可能需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或盐酸伐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儿童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避免自行用药。
3、冷敷用冷藏后的无菌生理盐水浸湿纱布,每日冷敷眼部2-3次可缓解充血和灼热感。注意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每次冷敷不超过10分钟,防止冻伤。
4、隔离防护患者应单独使用毛巾、枕头等物品,避免与他人共用眼妆用品。分泌物较多时可用一次性棉签从内向外清洁眼睑,使用后及时丢弃并洗手。
5、调整生活习惯治疗期间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保证充足睡眠。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游泳、公共浴池等活动需暂停至痊愈,防止交叉感染或病情加重。
红眼病具有较强传染性,患者应避免揉眼,分泌物后需用流动水洗手20秒以上。痊愈前不建议佩戴隐形眼镜,外出可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减少刺激。若出现视力下降、剧烈疼痛或分泌物呈脓性,需立即复查。日常注意眼部卫生,过敏体质者需远离花粉、尘螨等致敏原,长期用眼人群可适当使用人工泪液缓解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