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黏液便或血便,治疗恢复时间通常为1-3个月,具体与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及治疗依从性有关。
结肠炎患者早期多表现为左下腹隐痛或绞痛,排便后可能缓解,伴随排便次数增加至每日3-5次,粪便中可见黏液或少量血液。部分患者会出现里急后重感、低热或乏力。若病情进展,可能发展为持续腹痛、水样便或脓血便,甚至因脱水导致体重下降。治疗上需结合肠镜检查明确病因,细菌性结肠炎需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盐酸环丙沙星片等抗生素,溃疡性结肠炎可选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控制炎症,严重者需短期应用泼尼松片。同时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以低渣饮食为主,补充电解质防止脱水。
结肠炎恢复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日常饮食应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软面条、蒸蛋等,减少粗纤维蔬菜水果摄入。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加重腹泻。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无改善,或出现高热、大量便血、剧烈腹痛,须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定期复查肠镜有助于评估黏膜愈合情况,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