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潜伏期通常不会传染,病毒主要通过发病期动物的唾液经咬伤或抓伤传播。狂犬病的传染性主要与病毒活跃程度、暴露方式、伤口处理情况等因素有关。
1、病毒活跃程度潜伏期病毒未扩散至唾液腺,传染概率极低。发病后病毒大量存在于神经组织和唾液中,此时具有高度传染性。
2、暴露方式完整皮肤接触潜伏期动物不构成风险,但黏膜或破损皮肤接触发病期唾液可能感染。深部咬伤比浅表抓伤风险更高。
3、伤口处理暴露后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可降低感染概率。未及时清洗可能增加病毒侵入风险。
4、暴露情况头面部咬伤潜伏期更短且更危险。免疫缺陷患者感染后病情可能加速进展。
被可疑动物咬伤后应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暴露等级建议接种疫苗或免疫球蛋白,日常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可有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