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可通过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术、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室性心律失常通常由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心肌病、遗传性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利多卡因、普罗帕酮可用于控制心室率,药物选择需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及患者基础疾病决定,严重心律失常需在监护下静脉给药。
2、导管消融术通过射频能量消除异常电信号起源点,适用于药物无效的频发室性早搏或室速,手术成功率与病灶位置有关,术后需监测心电图变化。
3、植入式除颤器对于猝死高风险患者可植入ICD设备,能自动识别并终止室颤,需定期检查设备工作状态,电池寿命通常为5-8年。
4、生活方式调整限制咖啡因酒精摄入,保持规律作息,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剧烈运动前需进行心脏评估,突发心悸时应立即静卧。
建议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随身携带急救卡片注明用药史,避免擅自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