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局部护理、免疫调节、疼痛管理和预防继发等方式治疗。疱疹通常由单纯疱疹病毒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皮肤或黏膜簇集性小水疱伴疼痛或瘙痒。
1、抗病毒治疗疱疹病毒感染需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胶囊和伐昔洛韦颗粒,可抑制病毒复制。早期用药能缩短病程,降低神经痛风险。眼部或播散性感染需静脉给药,合并免疫缺陷者需延长疗程。用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肾毒性药物联用。
2、局部护理疱疹破溃前可外用阿昔洛韦乳膏或喷昔洛韦凝胶,每日涂抹数次。水疱未破时用炉甘石洗剂收敛止痒,破溃后改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细菌感染。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口腔疱疹可用生理盐水漱口,外阴疱疹选择温和洗液冲洗。合并继发感染时需联合抗生素治疗。
3、免疫调节反复发作的疱疹患者可考虑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肠溶片、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营养不良者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制剂,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压力过大或疲劳可能诱发复发,建议保证睡眠并适度运动。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必要时长期抑制治疗。
4、疼痛管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选用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等镇痛药物。急性期疼痛明显时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顽固性疼痛采用神经阻滞或脉冲射频治疗。冷敷可缓解灼热感,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合并抑郁焦虑需心理干预,避免使用激素类药物加重感染。
5、预防继发疱疹具有传染性,患者需避免接触婴幼儿和孕妇。急性期单独使用毛巾餐具,疱疹结痂前禁止游泳。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可降低50岁以上人群发病风险。糖尿病足合并疱疹需预防坏疽,眼部疱疹警惕角膜炎。恢复期加强营养摄入,多食富含赖氨酸的食物如鱼类、豆制品。
疱疹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限制精氨酸含量高的坚果巧克力摄入。穿着透气棉质内衣,洗澡水温不宜过高。出现发热、头痛或疱疹扩散需及时复诊。治愈后仍可能病毒潜伏,抵抗力下降时可能复发,建议每年体检时筛查免疫功能。接触疱疹患者后立即洗手,免疫缺陷者必要时预防性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