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积液可通过生活调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穿刺引流、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盆腔积液可能由生理性因素、盆腔炎、异位妊娠、卵巢囊肿破裂、肿瘤等原因引起。
1、生活调理生理性盆腔积液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建议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采取半卧位促进积液吸收,定期复查超声观察积液变化。
2、药物治疗盆腔炎引起的积液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抗感染,疼痛明显者可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结核性盆腔炎需规范服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疗程需持续6-9个月。
3、物理治疗慢性盆腔炎导致的积液可采用超短波理疗,通过高频电磁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红外线照射也有助于炎症吸收,每次治疗20-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应禁止性生活,避免加重盆腔充血。
4、穿刺引流对于大量积液伴明显腹胀者,可在超声引导下行盆腔穿刺抽液术,同时送检明确积液性质。术后需卧床休息24小时,监测血压变化。恶性肿瘤导致的顽固性积液可能需要留置引流管持续引流。
5、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破裂需紧急行腹腔镜手术止血,卵巢囊肿蒂扭转应实施附件切除术。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考虑腹腔镜下病灶电灼术,术后配合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预防复发。肿瘤患者根据分期选择肿瘤细胞减灭术或根治性手术。
盆腔积液患者应穿着宽松棉质内裤,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促进代谢。急性期卧床时需定时翻身预防压疮,恢复期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长期存在积液或伴随异常阴道出血、消瘦等症状时,应及时复查肿瘤标志物排除恶性病变。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中断疗程导致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