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过敏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冷敷缓解、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等方式治疗。皮肤过敏通常由接触性皮炎、荨麻疹、湿疹、药物过敏、日光性皮炎等原因引起。
1、避免接触过敏原皮肤过敏的首要治疗方法是识别并避免接触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某些化妆品成分、金属饰品等。过敏体质者应减少在花粉季节外出,居家使用防螨床品,避免佩戴含镍饰品。若因职业暴露无法完全避开过敏原,需穿戴防护用具如手套、口罩等。
2、冷敷缓解急性期皮肤出现红肿、灼热时可用冷藏生理盐水纱布湿敷,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冷敷能收缩毛细血管,减轻局部充血和瘙痒感。注意避免直接使用冰块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冷敷后及时涂抹无刺激的保湿霜,如含神经酰胺的乳液。
3、外用药物局部可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药膏控制炎症。非激素类如他克莫司软膏适用于面部等薄嫩部位。伴发感染时需联合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外用制剂。所有外用药使用前需清洁患处,涂抹后避免立即覆盖衣物。
4、口服药物中重度过敏可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瘙痒。泛发皮疹或血管性水肿需短期服用泼尼松片。顽固性荨麻疹可尝试奥马珠单抗注射液。用药期间需监测嗜睡、口干等副作用,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
5、光疗慢性顽固性湿疹或特应性皮炎可采用窄谱UVB光疗,每周2-3次,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减轻炎症。治疗时需佩戴护目镜,照射后加强保湿。光敏性皮炎患者禁用该疗法。光疗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疗程通常需要8-12周。
皮肤过敏患者日常应选择棉质宽松衣物,避免搔抓损伤皮肤屏障。沐浴水温控制在37℃以下,减少使用碱性洗剂。饮食上注意记录可疑食物过敏原,如海鲜、坚果等。长期反复发作或伴有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时,需及时就医进行过敏原检测和脱敏治疗。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过敏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