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症可通过保湿护理、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药膏、光疗、中药调理等方式治疗。皮肤瘙痒症通常由皮肤干燥、过敏反应、神经性皮炎、肝胆疾病、糖尿病等原因引起。
1、保湿护理皮肤干燥是瘙痒的常见诱因,建议使用含尿素或甘油的保湿霜,每日涂抹2-3次。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避免使用碱性肥皂。贴身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室内湿度维持在40%-60%。对于老年性皮肤瘙痒,可配合使用凡士林软膏封闭保湿。
2、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能缓解过敏引起的瘙痒,嗜睡副作用较轻。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适用于儿童患者。这类药物通过阻断H1受体抑制组胺释放,对荨麻疹、湿疹等免疫性瘙痒效果显著,但青光眼患者慎用。
3、糖皮质激素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凝胶等中弱效激素药膏适用于局限性瘙痒。使用时薄涂于患处,连续应用不超过2周。激素药膏可抑制局部炎症反应,对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有效,但面部及皮肤褶皱处需谨慎使用。
4、光疗窄谱UVB照射适用于顽固性全身瘙痒,每周治疗2-3次。紫外线能降低皮肤感觉神经敏感性,对尿毒症瘙痒、特应性皮炎等有缓解作用。治疗期间需佩戴护目镜,注意监测皮肤癌变风险。光敏性疾病患者禁用此疗法。
5、中药调理当归饮子加减可养血润燥,适用于血虚风燥型瘙痒。苦参汤熏洗对湿热型阴部瘙痒有效。中成药如消风止痒颗粒、肤痒颗粒等需辨证使用。针灸选取曲池、血海等穴位,通过调节气血运行改善症状。
皮肤瘙痒患者应避免搔抓,剪短指甲防止皮肤破损。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贴身衣物勤换洗并用60℃以上热水消毒。若瘙痒持续超过2周、伴随皮疹溃烂或全身症状,需及时排查肝胆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系统性疾病。冬季可使用加湿器改善环境干燥,夏季出汗后及时清洁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