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黄疸多数情况下属于中度严重疾病,其严重程度主要与溶血速度、胆红素水平、基础疾病类型、患者年龄等因素有关。
1、溶血速度急性大量溶血时胆红素急剧升高,可能引发胆红素脑病,需紧急输血或光疗。慢性溶血则以贫血和脾肿大为主要表现。
2、胆红素水平当间接胆红素超过342μmol/L时可能损伤神经系统,新生儿需警惕核黄疸。轻度升高可通过蓝光照射治疗。
3、基础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疾病导致的黄疸需免疫抑制剂治疗,G6PD缺乏症患者需避免氧化性药物接触。
4、年龄差异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全,更易出现神经系统损害。成人溶血性黄疸多伴随血红蛋白尿和脾功能亢进。
确诊溶血性黄疸后应监测尿常规和网织红细胞计数,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溶血,哺乳期母亲需暂停母乳喂养直至病因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