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积水是否严重需结合病因和病情程度判断,轻度肾积水可能无明显症状,重度肾积水可能导致肾功能损伤。治疗方式主要有解除梗阻、控制感染、保护肾功能等。
1、解除梗阻肾积水通常由尿路梗阻引起,可能与泌尿系结石、肿瘤或先天性狭窄等因素有关。结石引起的梗阻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输尿管镜取石术解除。肿瘤导致的梗阻需手术切除病灶,必要时放置输尿管支架。先天性狭窄可通过球囊扩张或狭窄段切除吻合术改善引流。
2、控制感染肾积水合并感染时会出现发热、腰痛等症状,可能与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病原体感染有关。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严重感染需进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同时进行尿培养指导用药。
3、保护肾功能长期肾积水会导致肾实质萎缩,可能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功能障碍有关。可监测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使用金水宝胶囊、尿毒清颗粒等中成药辅助治疗。严重肾功能损害需考虑血液透析或肾移植。
4、对症治疗肾积水引起的腰痛可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止痛药物。合并高血压时需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存在电解质紊乱时应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5、定期随访治疗后需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和肾功能,监测积水变化。建议每3-6个月检查一次,观察是否存在复发或进展。先天性病因患者需终身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肾积水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每日2000-3000毫升饮水量,避免憋尿和过度劳累。饮食上限制高嘌呤食物,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出现腰部胀痛、尿量减少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不可逆肾损伤。术后患者需按医嘱进行康复锻炼,预防尿路感染和结石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