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咬伤后可通过局部处理、药物止痛、抗过敏治疗、预防感染、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蜈蚣咬伤通常由毒液刺激、过敏反应、伤口污染等原因引起。
1、局部处理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15分钟,减少毒液吸收。冷敷患处可缓解肿胀疼痛,避免抓挠或挤压伤口。若咬伤部位在四肢,可抬高患肢减缓毒素扩散。
2、药物止痛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局部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有助于缓解刺痛感。儿童或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性更高的药物。
3、抗过敏治疗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等过敏反应时,可口服氯雷他定片或外用炉甘石洗剂。严重过敏如呼吸困难需立即使用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并送医。既往有过敏史者应主动告知医生。
4、预防感染伤口可用碘伏消毒液消毒,覆盖无菌敷料。出现红肿化脓时需就医评估是否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避免伤口接触污水或污染物。
5、就医评估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晕、恶心、心悸需急诊处理。婴幼儿、老年人或被大型蜈蚣咬伤者建议尽早就医。医生可能根据情况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进行伤口清创。
被蜈蚣咬伤后24小时内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户外活动时穿长袖衣裤,避免徒手翻动石块朽木。家中潮湿角落可定期喷洒杀虫剂预防蜈蚣滋生,若发现蜈蚣活动痕迹应及时清除。恢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及饮酒,饮食宜清淡,多饮水促进毒素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