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荨麻疹可通过避免过敏原、冷敷止痒、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炉甘石洗剂、免疫调节治疗等方式缓解。小儿荨麻疹通常由食物过敏、感染、物理刺激、药物反应、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避免过敏原小儿荨麻疹多由过敏原触发,常见过敏原包括牛奶、鸡蛋、海鲜等食物,或花粉、尘螨等环境因素。家长需记录患儿发病前接触的物质,及时清除可疑过敏原。对反复发作的患儿可进行过敏原检测,生活中避免使用含香精的洗护用品,选择纯棉衣物减少皮肤摩擦刺激。
2、冷敷止痒用凉毛巾冷敷患处可收缩血管缓解肿胀瘙痒,每次冷敷5-1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3次。注意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导致冻伤,冷敷后涂抹无刺激的保湿霜。对于婴幼儿患者,家长需防止抓挠引发继发感染,可给患儿佩戴纯棉手套。
3、口服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二代抗组胺药可阻断组胺受体,减轻风团和瘙痒。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根据患儿年龄体重调整剂量,服药后可能出现嗜睡、口干等反应,用药期间避免同时服用柑橘类水果。
4、外用炉甘石洗剂炉甘石洗剂通过收敛作用缓解皮肤瘙痒,使用前摇匀,用棉签涂抹于风团处,每日2-3次。该药物不含激素,适合婴幼儿短期使用,但皮肤破损处禁用。若出现皮肤干燥脱屑,可配合使用医用凡士林保湿。
5、免疫调节治疗对于慢性荨麻疹患儿,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奥马珠单抗等生物制剂调节免疫反应。这类治疗需严格评估适应症,治疗期间监测IgE水平变化,可能联合抗组胺药物增强疗效。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关节痛、乏力等不良反应。
家长应保持患儿居住环境通风干燥,室温维持在24-26℃减少出汗刺激。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暂禁食芒果、坚果等高风险致敏食物。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后及时擦干,修剪指甲避免抓伤。若出现呼吸困难、眼睑肿胀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处理。慢性荨麻疹患儿建议定期复查过敏原谱,必要时进行脱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