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沉高可通过控制感染、调节免疫、治疗原发病、药物干预及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血沉升高通常与炎症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肿瘤或生理性因素有关。
1、控制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是血沉升高的常见原因。针对明确病原体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或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胶囊。伴随发热、乏力等症状时需卧床休息,补充水分。
2、调节免疫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需使用免疫调节剂,如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需配合保护胃黏膜药物如铝碳酸镁咀嚼片。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血沉变化。
3、治疗原发病结核病导致的血沉升高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肿瘤性疾病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手术或放化疗。贫血患者可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
4、药物干预急性期炎症反应明显时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严重病例需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但须警惕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5、生活方式调整避免劳累和受凉,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饮食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优质蛋白的鱼肉,限制高脂饮食。适度进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
血沉持续升高超过3个月需完善抗核抗体谱、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治疗期间每月复查血沉指标,观察数值变化趋势。合并关节肿痛者可局部热敷,体温超过38.5℃时采用物理降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炎症控制,避免擅自停用处方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