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结膜炎可通过局部用药、冷敷、保持眼部清洁、避免刺激物、及时处理并发症等方式治疗。眼结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物理刺激、化学刺激等原因引起。
1、局部用药细菌性结膜炎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类眼药水。病毒性结膜炎可使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抗病毒药物。过敏性结膜炎可选用色甘酸钠滴眼液、奥洛他定滴眼液等抗过敏药物。用药前需清洁双手,避免瓶口接触眼部。
2、冷敷用冷藏后的无菌生理盐水浸湿纱布,轻轻敷于闭合的眼睑上5-10分钟,每日2-3次。冷敷能缓解充血肿胀,减轻瘙痒灼热感。注意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冷敷效果更明显。
3、保持眼部清洁使用一次性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从内眼角向外轻轻擦拭分泌物。每只眼使用独立棉签,避免交叉感染。分泌物较多时可增加清洁频率,但动作需轻柔。清洁后及时丢弃棉签,勿重复使用。
4、避免刺激物治疗期间应远离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暂停使用隐形眼镜和眼部化妆品。外出佩戴防尘护目镜,室内保持空气流通。避免用手揉眼,减少强光刺激。游泳时使用防水护目镜,防止池水刺激。
5、及时处理并发症若出现视力下降、剧烈疼痛、角膜混浊等症状,可能并发角膜炎或虹膜睫状体炎,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调整用药方案或联合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等抗炎药物。严重细菌感染需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等全身抗生素。
治疗期间应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用眼。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痊愈后需更换毛巾、枕套等个人用品,防止复发。症状持续3天无改善或加重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注意区分感染性结膜炎具有传染性,患者需单独使用洗漱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