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和低血压可通过饮食调整、体位管理、药物干预、病因治疗等方式改善。低血糖通常由进食不足、降糖药物过量、胰岛素瘤、肝病等引起;低血压可能与脱水、药物副作用、心力衰竭、肾上腺功能减退有关。
1、饮食调整规律进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全麦面包、香蕉,低血压患者可适当增加钠盐摄入。避免空腹运动或长时间未进食。
2、体位管理低血压者改变体位时应缓慢,避免久站。可穿弹力袜促进静脉回流,起床前先活动四肢再缓慢坐起。
3、药物干预急性低血糖可口服葡萄糖片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慢性低血压可遵医嘱使用氟氢可的松、米多君等药物。需监测血糖和血压变化。
4、病因治疗低血糖可能与胰岛素瘤、肝衰竭有关,表现为冷汗、意识模糊;低血压常伴发于心力衰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出现头晕、乏力。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随身携带糖果应急,避免过度节食,定期监测指标。症状频繁或加重时需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