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可通过热敷理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中医针灸、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腰肌劳损通常由长期姿势不良、急性损伤未愈、腰椎退行性变、寒冷刺激、肌肉过度疲劳等原因引起。
1、热敷理疗使用40-45℃热毛巾或热水袋每日热敷患处15-20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红外线照射或超短波理疗可缓解肌肉痉挛,每周进行3-5次。注意避免烫伤皮肤,急性期肿胀时禁用热敷。
2、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缓解疼痛,盐酸乙哌立松片改善肌肉紧张,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局部外用。非甾体抗炎药需饭后服用,避免长期使用。严重疼痛可考虑局部封闭治疗。
3、康复训练进行腰背肌群等长收缩训练,如五点支撑法每日3组。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增强核心肌力。避免突然扭转或负重动作,训练强度需循序渐进。急性期应卧床休息1-3天。
4、中医针灸选取肾俞、大肠俞等穴位进行电针治疗,配合拔罐祛除寒湿。推拿手法松解腰方肌、竖脊肌等痉挛部位。中药熏蒸可用艾叶、红花等药材温经通络。治疗周期通常需10-15次。
5、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且存在腰椎不稳时,考虑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或软组织松解术。术后需佩戴腰围4-6周,逐步进行康复训练。开放性手术仅适用于合并椎间盘突出等严重病例。
日常应保持正确坐姿,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每1小时起身活动。睡眠选择硬板床,腰部垫薄枕维持生理曲度。避免久坐久站及突然提重物,注意腰部保暖防潮。适度进行小飞燕式、桥式运动等腰背肌锻炼,增强肌肉耐力。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下肢放射痛,需及时复查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