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发热可能由妊娠期生理变化、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绒毛膜羊膜炎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干预。
1、生理变化妊娠早期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导致基础体温轻微上升,通常不超过37.5℃,无须特殊处理,可通过多饮水、温水擦浴等物理方式缓解。
2、上呼吸道感染孕妇免疫力下降易引发病毒性感冒,可能伴随咽痛、鼻塞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板蓝根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中成药,禁用含伪麻黄碱的复方制剂。
3、尿路感染子宫增大压迫输尿管易诱发细菌感染,常见尿频尿急伴低热。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诊后可选用头孢克洛、阿莫西林等妊娠B级抗生素。
4、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后出现的持续性高热需警惕宫内感染,可能伴随腹痛和胎心异常,需立即住院接受头孢曲松联合甲硝唑静脉治疗。
孕妇体温超过38℃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退热药,日常保持充足睡眠并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有助于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