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级胶质瘤(WHO Ⅰ级)的判定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及临床表现,主要通过核磁共振增强扫描发现边界清晰的低级别肿瘤,最终确诊依赖术后病理组织学分析。
典型表现为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的边界清晰病灶,增强扫描通常无强化或轻度强化,周围水肿不明显。
病理可见肿瘤细胞形态温和,核分裂象罕见(<1个/10高倍视野),无微血管增生或坏死,Ki-67增殖指数通常低于4%。
IDH1/2基因突变阳性是低级别胶质瘤的重要特征,1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常伴有BRAF V600E突变或KIAA1549-BRAF融合基因。
肿瘤生长缓慢,随访观察显示病灶体积年增长率通常小于5%,临床症状以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罕见颅内压增高表现。
确诊后需定期复查影像学监测肿瘤进展,保持规律作息并避免头部外伤,术后患者应遵医嘱进行神经功能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