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抽搐不一定是癫痫。儿童热性惊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电解质紊乱、癫痫等疾病均可引起抽搐,需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6个月至5岁儿童多见,体温超过38℃时突发全身抽搐,通常持续1-3分钟,发作后意识恢复快。家长需保持患儿侧卧位避免窒息,及时退热并就医排除感染。
脑炎或脑膜炎可能导致抽搐,常伴随高热、呕吐、精神萎靡。需通过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确诊,治疗包括抗病毒或抗生素药物如阿昔洛韦、头孢曲松等。
严重脱水或低钙血症可诱发抽搐,多见于腹泻患儿。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或口服补液盐可缓解,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尿量和皮肤弹性。
反复无热抽搐需考虑癫痫,脑电图显示异常放电。常用抗癫痫药物包括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钠,但须在神经科医生指导下长期规律用药。
出现抽搐应立即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避免强行约束肢体,发作超过5分钟或意识未恢复需紧急送医。日常注意预防感染和保持充足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