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引起中耳炎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细菌继发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抗感染治疗、鼻腔减压、鼓膜穿刺、对症支持等方式干预。
感冒病毒侵袭鼻咽部黏膜时,可能引发局部充血水肿,导致咽鼓管开口堵塞。患者常伴鼻塞流涕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或服用氯雷他定、伪麻黄碱、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缓解症状。
儿童咽鼓管短平直的生理特点更易因炎症导致通气障碍,表现为耳闷胀感。家长需及时清理患儿鼻腔分泌物,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或黏液溶解剂如乙酰半胱氨酸。
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可经咽鼓管逆行感染中耳,常见耳痛发热症状。需进行病原学检查后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酯或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治疗,配合布洛芬缓解疼痛。
感冒期间机体抵抗力降低可能诱发潜伏病原体激活,糖尿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需监测耳部症状。除规范用药外,建议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必要时行鼓室置管术引流积液。
感冒期间避免用力擤鼻,哺乳期婴儿保持45度角喂奶姿势,出现持续耳痛或听力下降应及时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