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可能通过促进新陈代谢、抑制食欲、增加产热效应、调节肠道菌群等机制产生辅助减肥效果,但需结合饮食控制和运动。
芥末中的异硫氰酸酯可激活棕色脂肪组织,增加基础代谢率约5%-10%。临床常用奥利司他、利拉鲁肽、二甲双胍等药物配合代谢调节。
芥末的辛辣刺激能延缓胃排空,通过迷走神经传导产生饱腹感。治疗可选用安非他酮、芬特明托吡酯等处方药,需在医生监督下使用。
辣椒素受体激活导致体温升高,实验显示单次摄入可增加热量消耗约50大卡。临床常用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等药物增强产热。
芥末硫化物可抑制肥胖相关菌群增殖,改善肠道屏障功能。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建议将芥末作为调味品适量食用,配合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及均衡饮食,出现胃肠刺激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