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抗生素治疗、补液支持、退热药物等方式缓解。常见原因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消化道感染等。
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浴或冰袋冷敷额头腋下,保持环境通风,避免过度包裹。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配合退热贴。
2、抗生素治疗需根据病原菌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细菌性肺炎可能伴随咳嗽胸痛,尿路感染可能出现排尿灼痛。
3、补液支持发热导致水分蒸发加快,应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口服补液盐。脱水严重者需静脉补液,可能出现口渴尿少等症状。
4、退热药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阿司匹林。注意避免与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叠加使用。
发热期间建议卧床休息,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体温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