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药后皮肤红肿可能是药物过敏反应或接触性皮炎的表现,属于异常情况。皮肤红肿可能与药物成分刺激、皮肤屏障受损、过敏体质、药物浓度过高等因素有关。
部分外用药物含有酒精、水杨酸等刺激性成分,可能引起局部血管扩张导致红肿。应立即停用并用生理盐水冷敷,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氯雷他定片等抗过敏药物。
皮肤存在破损时使用药物会加重刺激反应。表现为红肿伴灼热感,需清洁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抓挠,严重时需就医处理。
特应性体质患者易对药物辅料产生变态反应,可能伴随瘙痒、丘疹。建议立即停用并口服西替利嗪、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必要时进行斑贴试验排查过敏原。
自行调配或未稀释的高浓度药物会引发化学性灼伤。需用大量清水冲洗,局部涂抹湿润烧伤膏,严重红肿溃烂需急诊处理。
出现持续加重的红肿、水疱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用药前需进行小面积皮肤测试,过敏体质者应主动告知医生用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