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阴道出血可能由排卵期出血、激素水平波动、宫颈炎、子宫内膜息肉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观察、药物或手术治疗。
1、排卵期出血排卵期雌激素短暂下降可能导致少量出血,通常持续2-3天,无须特殊治疗,建议保持外阴清洁并观察出血量变化。
2、激素水平波动口服避孕药或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可能引起突破性出血,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可选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地屈孕酮等药物调节周期。
3、宫颈炎可能与病原体感染或机械刺激有关,常伴分泌物增多,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可使用保妇康栓、干扰素栓或阿奇霉素分散片。
4、子宫内膜息肉雌激素过度刺激可能导致息肉形成,表现为经期延长,宫腔镜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术后可短期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预防复发。
日常避免过度劳累,出血期间禁止性生活,若出血量大或持续超过1周应及时妇科就诊,40岁以上女性需警惕子宫内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