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术、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等方式治疗。室性早搏通常由心脏结构异常、电解质紊乱、药物副作用、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避免熬夜及情绪激动,适度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功能性早搏。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患者需控制基础疾病。
2、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可降低心肌兴奋性,抗心律失常药如普罗帕酮适用于频发早搏,胺碘酮用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药物需在心内科医师指导下使用。
3、导管消融术针对药物无效的频发室早,通过射频能量消除异位起搏点。手术成功率高,但需评估病灶位置及手术风险,术后可能出现心脏穿孔等并发症。
4、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适用于合并心力衰竭或猝死高风险患者,可自动识别并终止恶性心律失常。需定期随访设备工作状态,避免强磁场干扰。
建议定期监测动态心电图评估治疗效果,限制钠盐摄入并保持规律作息,突发心悸加重或晕厥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