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疫苗使用中需关注接种禁忌、不良反应监测、接种后护理等事项。接种前需排除妊娠、免疫缺陷等禁忌,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发热等反应,建议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并观察症状变化。
1、接种禁忌接种前需确认无对疫苗成分过敏史,酵母过敏者禁用四价和九价疫苗。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应暂缓接种,妊娠期女性不建议接种,哺乳期女性需谨慎评估。免疫缺陷人群可能影响疫苗效果,需咨询医生后决定。接种前无须进行HPV感染检测,但已有宫颈病变者仍需完成常规筛查。
2、接种程序二价疫苗按0、1、6月程序接种三剂,四价和九价疫苗按0、2、6月程序完成。15岁以下儿童可接种两剂,间隔6-12个月。若接种中断无需重新开始,补种剩余剂次即可。不同价型疫苗不建议混打,但特殊情况可咨询医生。接种后仍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疫苗不能替代常规防癌措施。
3、不良反应常见局部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红肿,通常2-3天自行缓解。全身反应如低热、头痛发生率较低,可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严重过敏反应罕见但需立即就医,表现为呼吸困难或荨麻疹。接种后建议观察30分钟再离开,出现持续高热或异常症状需及时就诊。
4、特殊人群26-45岁女性接种前需评估暴露风险,疫苗保护效果可能降低。HIV感染者接种后抗体产生率较低,需加强随访。既往HPV感染者仍建议接种以预防其他型别感染。男性接种可降低生殖器疣风险,但国内目前仅批准女性适应症。接种后避孕建议持续至完成全部剂次。
5、长期注意事项疫苗保护期至少10年,无须加强免疫。接种后仍需使用避孕套预防其他性传播疾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增强免疫效果,包括均衡饮食、规律作息等。若接种后发生宫颈病变,需按常规流程处理。所有女性25岁起应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无论是否接种疫苗。
接种HPV疫苗后建议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48小时内避免游泳或桑拿。日常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A、C的蔬菜水果摄入,如胡萝卜、柑橘等,有助于免疫调节。出现持续发热超过39度或局部硬结直径超过3厘米时,应及时至医院就诊。完成全程接种后仍需每3-5年进行宫颈癌筛查,建立双重防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