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腹部肿块、体重下降等症状。肠癌主要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其症状与肿瘤位置、大小及分期有关,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筛查。
1、排便习惯改变肠癌患者可能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或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或形状不规则。左半结肠癌更易引起肠腔狭窄导致便秘,右半结肠癌可能因肿瘤分泌液体引发腹泻。部分患者伴有里急后重感或排便不尽感,直肠指检可发现低位直肠病变。
2、便血肿瘤表面溃破可导致便中带暗红色血液,直肠癌出血多呈鲜红色且附着于粪便表面。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引发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需与痔疮出血鉴别,结肠镜检查能明确出血来源,粪便隐血试验可作为初筛手段。
3、腹痛肿瘤增长可能引起持续性隐痛或阵发性绞痛,肠梗阻时疼痛加剧伴腹胀。右半结肠癌疼痛多位于脐周或右下腹,左半结肠癌疼痛常见于左下腹。部分患者因肿瘤穿透肠壁导致腹膜炎,出现全腹肌紧张和反跳痛。
4、腹部肿块进展期肠癌可在腹部触及质硬、表面不平的包块,右半结肠癌肿块活动度相对较大。肿块可能由肿瘤本身或转移淋巴结形成,超声或CT检查有助于评估肿块性质。合并肠梗阻时可见肠型及蠕动波,听诊肠鸣音亢进。
5、全身症状肿瘤消耗可能导致进行性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部分患者出现低热或盗汗。晚期可有恶病质表现如极度消瘦、乏力,肝转移时出现黄疸和腹水。肿瘤标记物CEA升高常见,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影像学诊断。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粪便隐血试验和肠镜检查,尤其是有肠癌家族史或炎症性肠病者。日常需保持高纤维饮食,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戒烟并控制体重。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肠道症状应尽早就诊,早期肠癌通过手术切除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