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携带者可通过定期监测、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生活方式干预等方式治疗。乙肝携带状态通常由病毒复制活跃度、免疫系统状态、肝功能损伤程度、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引起。
1、定期监测每3-6个月检查肝功能、HBV-DNA载量及肝脏超声,病毒活跃时需及时启动抗病毒治疗。
2、抗病毒治疗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等核苷类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治疗周期需根据病毒学应答调整。
3、免疫调节干扰素α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促进病毒清除,适用于年轻、肝功能代偿良好的患者。
4、生活方式干预戒酒、避免熬夜及高脂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有助于减轻肝脏代谢负担。
乙肝携带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使用损肝药物,接种甲肝疫苗可预防重叠感染,出现乏力或黄疸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