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性肝硬化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生活方式干预、定期监测等方式调整。胆汁性肝硬化通常由自身免疫性肝病、胆管阻塞、遗传代谢异常、长期胆汁淤积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使用熊去氧胆酸改善胆汁淤积,配合免疫抑制剂控制自身免疫反应,必要时采用奥贝胆酸延缓疾病进展。药物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2、饮食调整限制每日脂肪摄入量不超过40克,增加中链甘油三酯补充能量,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维生素K预防骨质疏松及凝血障碍。
3、生活方式干预戒酒并避免肝毒性药物,保持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控制体重指数在18.5-23.9范围内减轻肝脏负担。
4、定期监测每3-6个月检查肝功能与肝脏弹性成像,每年进行胃镜检查筛查食管静脉曲张,出现皮肤瘙痒加重或黄疸需立即就医。
建议采用低铜饮食避免食用贝壳类海鲜,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出现腹水时需限制每日钠盐摄入在2克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