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可能由遗传因素、接触性刺激、皮肤屏障受损、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湿修复、抗炎药物、抗真菌治疗等方式缓解。
1、遗传因素特应性皮炎与基因突变相关,表现为皮肤干燥、反复瘙痒。建议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药物可选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地奈德乳膏。
2、接触性刺激洗涤剂或金属饰品等外源刺激导致接触性皮炎,伴随红肿、灼痛。需避免接触致敏原,急性期可用炉甘石洗剂、氢化可的松乳膏、多塞平乳膏。
3、皮肤屏障受损过度清洁或环境干燥破坏角质层,引发乏脂性皮炎。应减少洗澡频率,使用凡士林等封闭剂,药物推荐尿素软膏、维生素E乳、复方乳酸乳膏。
4、真菌感染马拉色菌过度繁殖诱发脂溢性皮炎,常见头面部油腻鳞屑。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抗真菌药物可选酮康唑洗剂、联苯苄唑乳膏、环吡酮胺乳膏。
日常避免搔抓患处,穿着纯棉透气衣物,合并渗出或发热时需及时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