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毒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主要通过动物咬伤传播,感染后主要攻击中枢神经系统,致死率接近100%。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具有典型的子弹状形态。
1、病毒特性:狂犬病毒为单股负链RNA病毒,表面有糖蛋白突起,可识别神经细胞受体,在神经细胞内复制并沿轴突向中枢神经系统扩散。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患病动物咬伤传播,也可经破损皮肤或黏膜接触感染动物唾液传播,极少数通过器官移植传播。
3、致病机制:病毒在伤口局部肌肉组织复制后侵入周围神经,沿神经轴突上行至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炎和脊髓炎,导致典型恐水症状。
4、预防措施:暴露后应立即清洗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家养宠物应定期接种疫苗,避免接触野生动物。
如被可疑动物咬伤,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并尽快就医进行暴露后预防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