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一般不会直接导致失明,但长期未干预可能引发角膜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病情进展受干眼类型、基础疾病、用眼习惯及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影响。
1、轻度干眼多为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强型,表现为间歇性眼干涩、异物感。通过人工泪液替代治疗(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及热敷可缓解。
2、中重度干眼伴随角膜上皮点状脱落,出现畏光、视力波动。需联合抗炎治疗(如环孢素滴眼液、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及泪小点栓塞术。
3、继发角膜病变长期角膜暴露可能导致角膜溃疡或瘢痕,此时需使用促角膜修复药物(如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并考虑羊膜移植术。
4、罕见并发症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或严重感染时,可能发生角膜穿孔等致盲性病变,需紧急行角膜移植。
建议干眼症患者避免长时间电子屏幕使用,保持环境湿度,定期眼科随访评估角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