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主要由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传播途径包括粪口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
1、甲型肝炎病毒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源经粪口途径传播,感染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治疗以休息和对症支持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茵栀黄颗粒等药物。
2、乙型肝炎病毒通过血液、母婴或性接触传播,可能导致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临床表现为肝区不适、黄疸等,治疗药物包括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干扰素α注射液等。
3、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早期症状隐匿但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可使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格卡瑞韦哌仑他韦片、达拉他韦片等直接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4、戊型肝炎病毒与甲肝类似经粪口传播,孕妇感染风险较高,临床需警惕重症化倾向,治疗药物包括甘草酸二铵胶囊、双环醇片、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等。
预防病毒性肝炎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高危行为并及时接种疫苗,出现疑似症状应尽早就医检查肝功能及病毒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