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呼吸道准备措施主要有戒烟、呼吸训练、控制感染、雾化吸入治疗、体位引流等。
1、戒烟术前至少2-4周需严格戒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增加分泌物,降低纤毛清除功能,导致术后肺部感染概率升高。长期吸烟者可能出现慢性炎症反应,影响伤口愈合。术前戒烟可显著改善气道高反应性,减少麻醉并发症。
2、呼吸训练通过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训练增强膈肌运动。每日重复进行3-4组深呼吸练习,每次持续5-10分钟,有助于扩张肺泡,增加肺活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配合使用呼吸训练器,提高呼吸肌群协调性,预防术后肺不张。
3、控制感染存在急性感染时需推迟择期手术。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病毒感染需对症治疗,伴有脓痰者可进行痰培养检查。控制感染能减少术中气道痉挛风险。
4、雾化吸入术前3天可进行布地奈德混悬液、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等药物雾化。雾化治疗能稀释痰液,减轻气道水肿,特别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扩张剂能改善通气功能,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5、体位引流痰量较多的患者可采用头低脚高位进行体位引流,配合叩背排痰。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有助于松动支气管分泌物。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需在引流后使用负压吸痰装置,但需避免操作过程中造成黏膜损伤。
术前需评估肺功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完善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术后早期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必要时使用振动排痰仪辅助。保持环境湿度在50%-60%,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以稀释痰液。麻醉苏醒期需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警惕呼吸抑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