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主要有生活方式干预、钙剂与维生素D补充、抗骨吸收药物、促骨形成药物。
1、生活方式干预增加负重运动如快走或爬楼梯,戒烟限酒,避免过量咖啡因摄入,预防跌倒风险。
2、钙剂与维生素D碳酸钙、枸橼酸钙等钙剂配合维生素D3使用,可能与胃肠吸收功能下降有关,通常表现为夜间下肢痉挛、骨痛等症状。
3、抗骨吸收药物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雷洛昔芬等药物适用于绝经后女性,可能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常见脊柱变形或脆性骨折等症状。
4、促骨形成药物特立帕肽等甲状旁腺素类似物用于严重病例,可能与成骨细胞活性不足有关,多伴随身高缩短、驼背等症状。
建议每日摄入300毫升牛奶或酸奶,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联合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