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预防中暑通常无须常规服药,但存在高温暴露风险时,可遵医嘱使用藿香正气口服液、十滴水软胶囊、人丹、清暑益气丸、风油精等药物辅助防护。中暑预防的核心措施是避免高温环境、及时补水和物理降温。
一、药物1、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口服液含广藿香、紫苏等成分,能缓解暑湿引起的头晕胸闷,适用于高温潮湿环境下的胃肠型不适。使用前需排除对乙醇过敏者,避免与头孢类药物同服。
2、十滴水软胶囊十滴水软胶囊由樟脑、干姜等组成,针对先兆中暑的恶心头痛症状。孕妇禁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可能引起轻微口干等反应。
3、人丹人丹含薄荷脑、冰片等,通过刺激口腔黏膜产生清凉感,适用于短暂户外活动时的口干烦渴。儿童需减量使用,避免误吞导致气道痉挛。
4、清暑益气丸清暑益气丸含人参、麦冬等补益成分,适合体质虚弱者长期高温作业前预防性使用。阴虚火旺者慎用,服药期间出现咽痛应停用。
5、风油精风油精通过薄荷脑、桉油等挥发成分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可临时涂抹于太阳穴辅助提神。皮肤破损处禁用,婴幼儿需稀释后使用。
二、食物1、绿豆汤绿豆汤含钾和B族维生素,能补充汗液流失的电解质。建议冷藏后少量多次饮用,胃肠功能弱者避免空腹食用。
2、西瓜西瓜水分含量超过90%,并含瓜氨酸等降温物质。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避免食用冰镇西瓜引发胃肠痉挛。
3、淡盐水每500毫升水加1克食盐配制,可预防大量出汗后的低钠血症。高血压患者应减少盐量,运动后分次小口饮用。
4、苦瓜苦瓜中的苦瓜苷能促进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经焯水处理可降低苦味,脾胃虚寒者宜搭配姜蒜烹调。
5、乌梅汤乌梅有机酸能刺激唾液分泌,缓解口渴感。胃酸过多者应稀释饮用,可添加少量蜂蜜调味。
预防中暑需综合采取躲避烈日、穿着浅色透气衣物、每小时补充200-300毫升饮水等措施。出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中暑先兆时,应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湿毛巾冷敷大动脉部位,严重者需紧急送医。药物仅作为辅助手段,不可替代基础防护,长期户外工作者应制定轮岗休息计划,避免连续高温暴露超过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