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燥与肺阴虚均属中医肺系证候,但病因病机与表现存在差异。肺燥多由外感燥邪或津液耗伤所致,肺阴虚则因久病耗阴或热病伤阴引起,二者在症状、治疗及调理上各有侧重。
1、病因差异肺燥常见于秋季燥邪侵袭或长期吸烟,表现为干咳少痰、鼻咽干燥;肺阴虚多因肺结核、慢性咳嗽等久病伤阴,伴潮热盗汗、五心烦热。
2、症状特点肺燥以干咳无痰、咽痒口渴为主,痰少黏连难咯;肺阴虚则见咳痰带血丝、声音嘶哑,夜间症状加重。
3、治疗原则肺燥需润燥生津,可用桑杏汤;肺阴虚应滋阴润肺,代表方为沙参麦冬汤。二者均需避免辛辣燥热食物。
4、调理侧重肺燥患者宜增加梨、百合等润燥食物;肺阴虚者需配合银耳、山药等滋阴之品,同时减少熬夜耗阴。
若长期出现相关症状,建议至中医科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日常可练习深呼吸帮助肺脏宣发肃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