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患者一般不宜多吃粽子。粽子通常由糯米、高糖或高脂馅料制成,可能增加胃肠负担并影响血糖血脂控制。
糯米是粽子的主要原料,其升糖指数较高,可能导致血糖快速上升,对合并糖尿病的心血管患者尤为不利。传统肉粽常含肥肉、咸蛋黄等高脂高盐馅料,过量摄入可能加重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风险。部分甜粽添加豆沙、蜜枣等糖分较高的配料,长期食用不利于体重管理。粽叶包裹的烹饪方式使粽子质地紧密,消化速度较慢,可能引发腹胀等胃肠不适。部分商售粽子为延长保质期可能添加较多钠盐,对心功能不全患者存在潜在风险。
心血管病患者若想食用粽子,建议选择杂粮替代部分糯米,用瘦肉代替肥肉,控制单次食用量为半个至一个。搭配蔬菜水果可延缓血糖上升,餐后适当活动帮助消化。自制粽子时可减少盐糖用量,避免添加咸蛋黄等高胆固醇食材。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监测餐后血糖,高血压患者注意选择低钠品种。心功能III-IV级或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3个月内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
日常饮食仍应以低盐低脂、富含膳食纤维的均衡膳食为主,保持适度运动与规律用药。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因饮食不当诱发心血管事件。传统节日期间需注意控制粽子等应季食品的摄入量与频率,与主治医生沟通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