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后通常能有效缓解症状,但无法保证彻底治愈。手术主要针对神经压迫或结构损伤进行干预,术后仍存在复发风险。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通过切除突出髓核或融合椎体减轻神经压迫,多数患者术后疼痛和活动障碍显著改善。开放手术与微创椎间孔镜是常见术式,前者适用于严重椎管狭窄,后者创伤较小但适应症有限。术后3-6个月是功能恢复关键期,需严格遵循康复训练方案。约5-10%患者可能因相邻节段退变或术后瘢痕粘连导致症状复发,长期重体力劳动或肥胖会提高复发概率。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椎间隙高度恢复不代表生物学愈合完成,纤维环修复需1-2年。
极少数患者术后症状持续存在,可能与术中神经根损伤、术前病程过长导致不可逆神经损害有关。合并腰椎不稳或严重骨质疏松者,单纯减压手术可能无法完全解决力学失衡问题。部分患者术后出现椎间隙感染或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需二次手术干预。遗传性胶原蛋白缺陷体质患者更易发生椎间盘再突出。
术后应避免久坐久站和腰部扭转动作,控制体重以减轻腰椎负荷。定期复查MRI可早期发现复发迹象,出现下肢放射痛需及时就诊。游泳和核心肌群训练能增强脊柱稳定性,硬板床配合腰部垫枕有助于维持腰椎生理曲度。严格戒烟可改善椎间盘营养供应,术后1年内禁止提重物超过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