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意向法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反向心理暗示缓解焦虑性失眠,常见干预方式有主动保持清醒、转移注意力、减少强迫入睡行为、降低睡眠压力。
1、主动保持清醒要求失眠者刻意保持清醒状态,通过消除对失眠的恐惧感减轻焦虑。可配合放松训练减少躯体紧张,避免使用安眠药物如右佐匹克隆、唑吡坦、阿普唑仑。
2、转移注意力引导注意力从睡眠结果转向阅读等中性活动,阻断过度关注引发的觉醒状态。需避免夜间使用电子设备,必要时短期应用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雷美替胺、他司美琼。
3、减少强迫行为消除反复看钟表等强化失眠的行为,建立床与睡眠的条件反射。认知行为治疗中可联合使用低剂量多塞平、曲唑酮等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
4、降低睡眠压力通过限制卧床时间积累睡眠驱动力,改善睡眠效率。严重慢性失眠需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器质性疾病,慎用苯二氮䓬类药物如艾司唑仑。
建议配合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长期失眠需排除抑郁障碍等潜在疾病,所有药物使用均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