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治疗可能引起发热、腹痛、肝功能异常、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具体表现与个体差异及治疗方式有关。
1、发热介入治疗后肿瘤坏死物质吸收可能导致低热,通常持续数天,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缓解。
2、腹痛栓塞剂刺激肝包膜或局部缺血可引发右上腹隐痛,多数72小时内缓解,剧烈疼痛需排除胆囊炎等并发症。
3、肝功能异常治疗可能暂时性损伤正常肝组织,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通常2-4周恢复,严重者需护肝治疗如多烯磷脂酰胆碱。
4、骨髓抑制化疗药物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减少,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必要时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术后建议清淡饮食,避免高脂食物加重肝脏负担,定期复查增强CT评估治疗效果,出现持续高热或黄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