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降压药后头晕可能由药物副作用、血压下降过快、剂量不当、体位性低血压等原因引起,属于常见但需警惕的反应。
1. 药物副作用:部分降压药如硝苯地平、卡托普利可能引起头晕,通常表现为轻度头昏或短暂失衡。可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或联用美托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减轻症状。
2. 血压骤降:快速降压可能导致脑灌注不足,常见于首次服药或剂量增加时。建议监测血压变化,避免联合使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与血管扩张剂。
3. 剂量问题:超过个体耐受剂量易引发低血压反应。需复查动态血压,必要时换用缓释剂型如缬沙坦分散片,或分次服用短效药物。
4. 体位性低血压:由卧位突然起身时加重,多见于α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建议改变体位时动作缓慢,可配合弹力袜改善循环。
服药期间避免突然起身或长时间站立,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头晕发作时间,若伴随视物模糊或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