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面部出现密集小坑可能由遗传性毛周角化、痤疮瘢痕、水痘后遗凹陷或罕见性皮肤发育异常引起,需结合皮损特征判断病因。
1、遗传性毛周角化基因导致的毛囊角化异常形成针尖样凹陷,常伴皮肤粗糙。家长需每日用温水清洁后涂抹含尿素软膏,避免抓挠刺激。
2、痤疮后瘢痕反复炎症损伤真皮层形成冰锥型凹坑,多伴油脂分泌旺盛。可遵医嘱使用维A酸乳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促进修复。
3、水痘皮损遗留病毒感染破坏皮肤基底层导致凹陷,常见绿豆大小瘢痕。急性期家长应防止抓挠,恢复期可用硅酮凝胶减轻瘢痕。
4、皮肤发育异常局限性皮肤发育不全等罕见病形成特殊形态凹陷,需皮肤镜确诊。建议尽早就诊儿童皮肤科进行专项评估。
日常注意防晒保湿,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护产品,若皮损持续增多或伴红肿渗液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