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泻呈水样便可能由喂养不当、腹部受凉、病毒性肠炎、细菌性肠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腹部保暖、补液治疗、抗感染等方式干预。
1、喂养不当突然更换奶粉或添加辅食不当可能刺激胃肠黏膜,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且稀薄如水。建议家长暂停新添加的食物,继续母乳喂养或原配方奶,少量多次喂食。
2、腹部受凉寒冷刺激导致肠蠕动加快,常伴随肠鸣音亢进。家长需用温热毛巾敷宝宝腹部,穿着连体衣保护肚脐,室温维持在26摄氏度左右。
3、病毒性肠炎轮状病毒感染可能与接触污染物品有关,通常伴有发热和呕吐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同时注意防止脱水。
4、细菌性肠炎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感染可能与不洁饮食有关,大便可能带有黏液或血丝。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布拉氏酵母菌散等药物。
家长应记录宝宝排便次数和尿量,若出现精神萎靡、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或血便、持续高热等症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