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通常无法自愈。该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急性中耳炎迁延不愈、免疫低下等因素引起,需通过药物冲洗、抗生素治疗、鼓膜修复手术等方式干预。
1. 细菌感染化脓性链球菌或肺炎球菌等病原体持续侵袭中耳黏膜,导致脓性分泌物反复渗出。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控制感染。
2. 咽鼓管障碍腺样体肥大或鼻窦炎等因素导致咽鼓管通气功能障碍,中耳腔负压加剧炎症。需通过鼻喷糖皮质激素改善通气,严重者需切除腺样体。
3. 急性期迁延急性中耳炎未规范治疗转为慢性,表现为听力下降伴耳漏。需行脓液培养后针对性使用抗生素,配合硼酸酒精滴耳液消炎。
4. 免疫力低下糖尿病或营养不良患者更易出现鼓膜穿孔不愈合。需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行鼓室成形术修复穿孔。
日常应避免耳道进水,擤鼻时勿过度用力,出现耳痛流脓症状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延误治疗可能引发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